个人感想-舍得

看透取舍,减少内耗

Posted by Ga0weI on January 25, 2024

最近感觉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不好了,但是却并不觉得是自己的记性变差了,反而我开始觉得人本来能记住的东西的最大容限就是有限的,类似一个渐进曲线的图,随着x的增加,y也会一直增加,但是增加的会越来越慢,并且存在一个极限。有时候会不禁回想之前,不免感叹,高三可能是自己的知识巅峰,也有时候会感叹刚入行一两年的时候时巅峰,记得当时夜以继日的学习,代码审计密码学以及一堆算数基础等,感觉如今对之前做过的内容能留存一二都过于勉强。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那么如果容量是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做到最大的利己呢?那就是在合适的时候掌握需要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无论干什么工作学习能力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最直观的体现);

这里引用罗翔老师的一句话:“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我之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向案例,我特别喜欢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并且不装南樯不回头,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尽力去干自己看重的事情哪怕投入和回报比例悬差,我一个人独自坐着分析一套代码,分析8、9个小时不起身、不吃饭、不和任何人说话直到分析通彻;虽然到现在我并不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我慢慢的意识到了,要去控制自己的”看重的东西“,做之前有了套自己的评判标准,比如这个技能或者技术和现阶段我的工作十分的贴合,也是我工作的需要,并且之后这个是一个很有发展性的方向,在比如这个技能能够为我在未来完成一些我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的时候提供很大的助力;所以我觉得并不是所谓的”不要在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而是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并且自身具备强大的而又稳定的内驱力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对自己看重的事情上附加漫无边际的价值“!

那么在容量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就要做好“取舍”,不必留恋曾经自己怎样,舍去曾经的自己,能得到一个更到的自己,何乐不为,脚踏实地看当下和向未来,我们需要什么,那么就去做好了。或者可以这样去想不论是哪个时刻的自己,他都是当时环境的“挤压”下的产物;这样能够减缓自己的“自耗”,活在过去的“阴霾”里!